|
CES2017剛剛結束不久,從國內外媒體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中便足以窺視出,電視作為家中最大的一塊顯示屏,依然在這次黑科技博覽會上唱“主角”,而且風光無量:如果說大陸市場上各大電視廠商尚停留于在智能功能上面做文章的話,到了CES這個國際舞臺上更動聽的故事都集中在電視的畫質和音質上,畢竟這才是回歸電視本源的核心技術的比拼。于是我們看到,三大巨頭中,三星繼續主推量子點技術,而LG則繼續力推自己的OLED電視新品,索尼則在液晶電視技術抵達巔峰之后,加入到OLED的陣營中。 請注意,很可能索尼的這次再“入局”,意味著OLED電視的春天真正來到了。 顯示功能是一臺電視能夠給用戶提供的最核心價值,因此也是廠商們發力最多的地方,但為了在現有技術背景下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并通過市場營銷活動傳遞給用戶,正如我們在CES上所看到的,廠商們在顯示技術的選擇上已經分成了兩個主要流派: OLED和量子點。 量子點技術是基于現有的LED技術演變而來,其最大的變化是在背光源上做文章,這樣的改進也使得量子點技術迭代的整體成本花費較小,相應地在畫質體驗及產品外觀方面,所實現的革新和提升也相對有限,但從顯示設備的本質來看,依然是液晶電視,可以說是上一代技術的延續;而相較之下,“被譽為未來顯示技術”的 OLED則被寄予厚望,更被行業普遍看好。特別是經過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OLED屏幕在技術方面已經成熟,產能也已經達到商用標準,只是相對于LED產品還存在著不小的價格劣勢。LG和創維作為過去OLED領域的兩大品牌,雖費勁心力進行消費市場教育,卻仍收效甚微,大眾也對OLED存在諸多誤解和認知不足。LG作為這項顯示技術忠實的推動者,在電視整機上卻未能夠把OLED顯示技術的真正價值發揚光大,要知道作為一臺電視而言,如果想要有出色的顯示效果,有一塊好的屏幕只能算是基礎,更重要的則是有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能夠根據畫面中不同的場景實時提升畫質,并能夠與所選擇的屏幕做很好的兼容才能最終給用戶提供最好的畫質,這三者缺一不可,甚至可以說圖像技術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屏幕本身。就從LG目前的產品線設置來看,僅僅是把簡單替換了OLED屏幕的型號當做高端產品來賣,這樣的產品定義顯然沒有發揮OLED的最大價值。可以說LG在自己的目標市場中做出了最“不壞”的選擇,但很可惜的是,這樣的營銷策略對于OLED而言,并非是現階段的最優解。 所以OLED被譽為“未來的顯示技術”,這里的未來,指的并不是一塊作為基礎的屏幕,實則強調的是背后“操刀手”的技術,誰能讓OLED發揮出最大的畫質價值,誰才擁會有“未來”。 【作為一家沒有屏廠的電視廠商,索尼如何能夠成為畫質之王?】 在討論OLED電視的真正價值時,我們有必要再回到CES上來,了解一下OLED陣營中的“新”玩家索尼。之所以在這個新字上打上引號,是因為索尼在OLED領域其實是個徹頭徹尾的老司機,進入這個行當比我們知道的還要早得多: 早在10年前的2007年,索尼居然已經將11寸的OLED電視生產并銷售,要知道那時大多數人家里擺放的還是一臺CRT電視,而索尼已經超前兩個時代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OLED屏幕的電視,可想而知索尼對于OLED顯示技術的研究到底有多早。 對于顯示技術的前瞻性這一點,恐怕無人能出索尼其右。恐怕很多不熟悉索尼的人感到匪夷所思,但如果深切了解到索尼在電視領域的技術優勢,相信你就會明白索尼的黑科技究竟是怎樣煉成的了。雖然在過去的幾年之中索尼并未將OLED作為產品線上的主攻方向,但從這次CES上推出的OLED新品來看,索尼其實已經在如何提升OLED屏幕顯示效果方面默默鉆研了很長時間,這臺電視A1也是厚積薄發的成果。 作為久負盛名的日系電視廠商,索尼一直以精美絕倫的顯示效果著稱,但索尼在從顯像管時代進入液晶面板時代后,并沒有長期運作自己的屏廠而是選擇與專業的面板廠商合作,索尼電視上也前前后后出現過多個屏廠的液晶屏。從表面上看,似乎這一策略與索尼所強調的“畫質至上”背道而馳,但在背后進行支撐的則是索尼引以為傲的顯示技術:在對于顯示技術的長期研究開發過程中,索尼已經能夠把對于顯示效果的控制集中在自行設計的顯示芯片以及一整套算法中,這樣的策略使得顯示效果可以不受顯示設備工藝的差異性影響,從而在與不同的顯像管廠以及屏廠合作過程中,都能給用戶交付符合索尼質量與視覺體驗標準的產品。以OLED屏幕為例,雖然其自身已經具有非常出色的顯示效果,但索尼并不滿足于此,而是結合自己在長期研發中所積累的數據,通過自行研發的圖像處理芯片X1進階版以及畫質優化算法實現實時控制屏幕每個部分亮度顯示的效果,從而讓OLED屏幕能夠有更強的表現力,這就是索尼顯示技術核心優勢的體現。 當然,想要成為一臺完美的電視,光是在顯示效果方面做到優秀并不足夠,外觀和音效是另外兩個重要的衡量維度,而且這兩個維度經常會出現“矛盾”的情況,畢竟好的音效需要更多的空間來放下音箱腔體,而音箱所占據的空間過大又會導致機身顯得臃腫不優雅,因此想要兼 |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由網友自行在頁面發布,上傳者應自行負責所上傳內容涉及的法律責任,本網站對內容真實性、版權等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