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10日,行車視線了解到,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汽車行業的代表與委員們對于汽車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很多實質性的建議和意見,也為中國汽車行業中的發展提供了正確的引導。 首先在技術層面,國內車企廠商一直是以進口芯片來達到生產汽車的目的,國產芯片久久不能發展起來。對此,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對于車載芯片供需失衡的現象,要通過強化產業生態融合,以此來突破技術。從標準、規范、人才、技術層面給予芯片行業、零部件行業與整車以支持。 智能網聯方面,中國車企在智能網聯化走在海外車企的前沿,目前國內自主品牌的車型中大部分均具備L2級自動駕駛輔助功能,車機系統上搭載了多項在線軟件和互動功能。而在智能網聯汽車的實施方面,廣汽集團曾慶洪認為,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法律法規要走在前面,建議完善現行交通安全法規、加快相關技術標準的編制、完善道路測試政策法規等。長城汽車王鳳英則呼吁,“中國應當把握難得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自身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汽車制造領域的優勢和寶貴經驗,積極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應用、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爭取國際一流的產業占位。”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準入的政策限制逐步減少,讓更多市場主體進入汽車行業,對于全面實現汽車的電動化轉型,和推動網聯智能的技術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放開準入,讓更多優質資源替代傳統老舊產能,雖然會帶來產能過剩的問題,但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 新能源方面,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認為在新能源發展過程仍面臨諸多問題,包括:外資車企在華投資、合作、建廠等步伐加速,外資品牌新能源汽車正在迎頭趕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先發優勢逐漸減弱,“走上去”面臨更大競爭壓力,“走出去”黃金窗口期不斷被壓縮;中國品牌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全球影響力較小;新能源供應鏈體系尚不完善;一些關鍵技術或資源依賴進口;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發展的引導政策等仍待完善。 為此,王鳳英建議:制定5-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規劃;扶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向全球發展;搭建自主的全球化供應鏈體系,提升新能源汽車整體“走出去”實力;拓展國際經貿合作來帶動國內外企業互利共贏;制定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以及全球化自我保護的防御機制。 此外,在新能源汽車上,最為重點也是最需要突破的就是電池問題,同時也要面臨電池報廢而產生的廢棄電池處理。據統計,2020年,中國銷售130萬輛電動汽車,4000萬輛兩輪電動車。為此,全國政協委員舒心認為,應加緊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市場,引導健全完善相關技術,以應對處理未來越來越多的退役電池,減少環境污染。 在二手車市場方面,2020年二手車交易量為1434.1萬輛,盡管二手車交易量不斷增大,但在交易過程中存在的諸多約束限制,也成為了二手車交易的一大枷鎖。為此,在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取消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的口號。由原按照簡易辦法依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改為減按0.5%征收增值稅。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得二手車商運營成本進一步縮小,從而減少私人交易的占比,對二手車交易產生積極的推進作用。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此前曾表示:“中國汽車市場保有量已達到2.7億輛,如何盤活存量拉動增量,對汽車市場至關重要。”他認為,2020年是二手車相關政策頻出的一年,也是二手車政策不斷落地的年份,2021年或成為二手車市場真正從“量變”到“質變”的元年。隨著二手車增值稅下調、“限遷”政策改革,以及放開二手車出口業務等一系列強政策信號的釋放,國內二手車行業發展或迎來新機遇。 總結:兩會的召開無疑成為對汽車行業發展的標尺,從政府工作報告以及相關汽車行業人士所提出的問題來看,國家正在加速汽車行業在本土以及走向國際化的道路上并持續前行。在完善汽車的基礎制造,完善車輛系統的設施上,進行自主研發,脫離技術等層面的多重約束。并在處理廢舊汽車以及電池造成的污染下,進行相應的措施實施,保障汽車行業的綠色、可持續性發展。 |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由網友自行在頁面發布,上傳者應自行負責所上傳內容涉及的法律責任,本網站對內容真實性、版權等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